它的存在是希望能夠讓人們能看到多一個希望,找到多一個選擇,即使這個希望再渺小,這個選擇再難行都好。只要能夠讓人能夠在黑暗中,因為看到它的光亮而有勇氣再往前行一步,那它的存在就有意義了。 這就我對它的期望,也是我對自己的期望。
但要如何做才能落實這樣的想像和期望呢?即使我知道要從這一本書開始,又該把什麼內容放進去呢?整整一年多,我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生活中的大小事、看到的書、遇到的人,都能激發我的想像。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對於社會上各種現象所產生的批評和質疑,反而都成為了靈感的來源。各式各樣的資訊,源源不絕的湧向我,而這本書的樣貌,也就在我腦海中變的栩栩如生了。
我想要寫的是一本真實的書、一個活著的童話、一些真實存在的故事人物。我並不想賣弄文字的遊戲,但對我來說,它就應該會是一本這樣子的書: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 至少當你以為你可以把它歸類時, 那你就該換個角度把它再看一遍或是重寫一遍。
常常我看到很多很好的工具書,提供了珍貴的概念和學術研究資訊,像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第五項修練、從A到A+、 藍海策略, 或是人們較不常聽過的企業理想國、商業生態學、你正在改變世界等等。這些書都提供了很好的作法或策略,但是像這樣子的書籍,往往都是需要商業相關背景或是管理階層的人,才會有機會落實其中的概念。
而絕大多數的工作者,或是設計文化等相關領域的人,常會覺得這樣的書似乎和他們沒有太大關係。亦或著像極熱門的大前研一的書,也常提出一些像M型社會等的趨勢評論書籍,預告著時代的變化。然而對於許多真正處於困境和弱勢的人,即使看完了書,可能還是不知道如何開始改變。於是許多好書 ,儘管有各種光環加諸於其上,但對於工作者實際能產生的效益卻不多。
或許其中生硬的文字產生的距離感、只能由上往下去操作的作法、以及只有觀念沒有在生活中可以實際落實的評論,都是讓站在社會中下階層或不同領域的人們無法跨越的門檻。那些專業術語和圖表,也是讓人望之卻步的障礙。到最後給絕大數 工作者看的書,其訴求多為增進工作效率之工具書,卻無法讓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參與社會的改變和演進,而覺得自己的力量很微弱,只能任人擺佈。
即使有很多勵志的傳記或報導,告訴大家小人物突破障礙力爭上游的故事,也常讓人懷疑這其中有多少是真實又有多少是杜撰的成分呢?就算我們都知道是真實的,人們還是會反問自己,那是不是因為要在他們的時代背景或是特殊條件才有可能做到,但是我們的狀況卻不允許。
有太多的迷思和偏頗的價值觀在社會中散播著,看似越來越多的選擇,卻讓人時常感覺動彈不得,我們會誤以為是錢不夠、是能力不足,或是其他的原因造成我們現在的狀況。所以只能抱怨、亦或順從這樣的模式 ,卻忽略了這一切都是我們選擇的結果。
我們總期待在上位的人,像是企業主, 像是慈善團體,像是政府,像是學校,像是任何能力比我們強 資源比我們多的人,會站出來改變這個世界,去拯救我們,並代替我們拯救比我們更弱勢的人。我們期待著有個領導人來帶領我們走出困境,就像所有你過去聽過的歷史事件一樣, 會有一個聖者,像是基督教的上帝 和佛教的佛陀,或是一個提倡者、改革者,像林肯和亞當斯密,帶領大家去改變這個社會。或許我們可以繼續等,如果等待比較讓人放心的話。
但是我想在等待之外,我可以先試著開始說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故事,在這故事裡,不會有一個英雄人物當作主角,只有很多小人物做出很多很小的事情來改變這個世界。在這故事裡,每件事情都聽起來遙不可及,但最終都會實現。
在這故事裡,每件事情都是真實的 ,你可以看到 ,你可以感受到 ,你可以知道它正在發生。在這故事裡,你會以為它太美好只是幻想,但你會發現是我們身處的世界不夠真實。
我想寫的就是一個這樣子簡單的故事,就像灰姑娘,就像彼得潘,就像一個你聽完會開心的入睡,並且想再告訴別人的故事?而且這次你會知道,他不只是一個童話或故事,你也會發現,你可以不再是被動的等待故事結局,你可以自己創造一個屬於你的角色,跳進故事裡,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更奇妙的,這本故事書 ,或許會有無數個版本, 在這裡、在別的地方、在網路、在真實世界裡,被不同的人訴說著,流傳著,這是由無數的人共同書寫著一個屬於這個年代,這個我們所處的世界的故事。
--
---> 我是火柴人!?
- Sep 20 Thu 2007 04:49
在火柴人的書之前.2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