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賽伊爾斯說:「戰爭是一種判斷,當社會充斥著與主宰宇宙乏法種相衝衷的觀念時就會爆發......別以為戰爭都是非理性的大災難..當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有誤,而導致帶來難以容忍的情況時就會來臨。」


位居主宰地位的現代信仰是:和平最堅實的基礎在於全球的繁榮。富人為何要發動戰爭?他得不到任何好處。不正是那些窮者、被剝削的人、被壓迫的人最喜歡發動戰爭?因為他們除了銬上枷鎖就 沒什麼好翰的。於是得出結論:和平之路就是--沿著富有之路走。 

我質疑的問題是:真有所謂足夠嗎?哪一個富裕的社會可以宣稱:「停!我們擁有得夠多了」?答案是沒。

我認為和平的基礎不能依靠現代意義的全球榮景。要在經濟基礎上組建和平是癡人說夢,因為經濟基礎是奠立在貪婪及妒忌的系統性經營上,這是股驅使人類衝突的大念力。富者很可能比窮人更珍惜和平,但唯有在富者感到絕對安全的情況下--而這正出現詞義上的矛盾。他們的財富依附在其對有限的世界資源進行超乎尋常的過度需求,也因此置他們於勢不可免的衝突路線上--主要還不是與窮人對抗(他們是弱勢且沒有防禦能力的一群),而是與其他的富人對抗。

一位被貪婪或妒忌所驅動的人,喪失其對觀察事物的能力,也就是無法從周延性及整體性來觀察事物,導致其越成功反轉為失敗。要是整個社會都感染到這些 惡行,也許確實成就傲人,但終將拙於解決日常生存的最基本問題。

需求的經營及擴張是與智慧相左的。它同時也與自由與和平相違背。個人每次需求的增加都會加強其對外力的依賴,這股外力可不是其所能控制的。唯有降低需求,個人才能真正減少張力,而張力正是紛爭及戰爭的最終成因。 

人類早就可以拋棄不理性及愚昧而活下去--「只要人們體認到他們真正利益之所在!」但他們為何體驗不到這一點?若非他們的智慧已被貪婪及妒忌所蒙蔽, 就是他們在其內心深處知道其真正利益另有所指。

沒有人是真正的為和平而工作,除非他主要致力於恢復智慧。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智慧的中心概念是持續性。我們必須學習持續性的經濟 事。任何事情除非其可以被視為能長期維持又不致造成突兀才具經濟意義。地球提供足夠的物質可以滿足每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滿足每人的貪念。執著於追尋物質而忽視精神目標的生活是如何的空虛及不滿足。這種生活必然令人與人對抗,國與國對抗,因為人的需求是無窮盡的,而無窮盡的境界只能在精神的領域中求得,不會在物質的領域中求得。

為了能找到智慧,首先必得將自己從類似貪婪及妒忌的支配中解放出來。解放之後的靜止,才能產生智慧的洞識,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小即是美1 生產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火柴人 的頭像
    火柴人

    火柴人的部落格

    火柴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