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Question 是由幾個充滿熱情的年輕人所創辦的組織,目前仍是屬於非營利組織,但將來可能會漸漸以社會企業的形態持續的運作下去,他們想改變世界的冒險的旅程正要展開,由2008.1115.-16BQ對話日的活動拉開序幕,他們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而我也選擇用記錄下我參加他們活動後的心得,並且分享出來,作為支持,希望將來會有更多更多這樣的活動,有更多更多的人參與,並且影響更多更多的人。
(可惜的是,我連續兩天出門都忘記帶相機,真是糟啊!!)
--
CNEX的創辦人蔣顯濱以同理心的力量作為他分享的主題,透過一張張複雜的示意圖,他試著向我們解釋,他這一路走來堪稱"曲折離奇"的人生際遇:
他大學和研究所念的是機械系,卻從心理學到社會學,乃至於書法和藝術都是他所熟悉且有熱情的領域,為了在眾多天份中求取一個平衡點,去學建築便成為他整合後的結果。然而好不容易打定主意,他卻在機緣巧合下,走上了一條分歧的路-創辦新浪網,並且成為了成功的企業經營者。在七八年穩定後,他血液裡不安定的因子,讓他再度在大鳴大放之際,大膽轉向,改從紀錄片作為他下一個階段的開始。
轉折再轉折,平衡再平衡,越界再越界,是他人生中不斷重複的劇碼。
在新浪工作的日子中,他從事了許多整合的工作,再每次併購後就需要把不同公司的人整併在一起,同事甚是戲稱他是“Human Glue”(人體膠水),只要任何需要把不同的人事物整合在一起的工作,第一個就會想到他。
而在這過程中,同理心是他歸納出來讓自己能夠成功達成任務的關鍵因素,他認為同理心不是一項天賦,而是可以靠後天培養出來的,像他之前被雜誌訪談時,他就表示,要培養同理心,先要會“listen”。先預設彼此有共同價值,然後互相交談時要觀察,將批評眼光降到最低,你才能打開眼界。 想要訓練這樣的能力,很多觀點要是大格局,而不只是單一角度。....把自己拉高到一定高度,和別人對話,對方也比較容易敞開心胸,人同此心。
--
在聽他演講以及和眾人Q&A時,我不斷的思考他的人生經歷,我發現他的人生比一般人有更多的選擇,以及更多的不肯放棄,也因為他有這麼多的選擇和不肯放棄,使他勢必要擁有更好的整合能力,而在培養整合能力的過程裡,同理心成了最有效的催化劑。
不願意妥協,不想滿足於現況,是他創造出更多選擇的關鍵,這點從他想要選擇念建築就可以看出來。多才多藝的人很多,但是往往人們在人生之路遇到分岔點時,就會必須忍痛擇其一,找出自己的最愛,放棄自己的次愛,然後繼續前進。但蔣顯斌卻是比較貪心一點的人,面對機械學,藝術學,心理學和社會學這四條分歧的道路展開在眼前時,他不選擇從中挑一條路走,反而決定再多培養一項能力,就像是硬生生把路拓寬,直到這條新的路足以兼顧最多面向的寬度為止,
而從網路業轉到紀錄片又何嘗不是呢?科技的發展,網路和影像本來就密不可分,這之間可連結處多到不行,更何況,我相信他清楚的知道他這一步,又讓他的眾多才能,再度的密切合作,具體發揮了吧!
當人們想要拓寬自己的道路時,同理心就很重要了,首先必須先把自我設限刪除,把每個領域原本的界線先移開,然後尋找背後的共同性,並找出一些表面上無法輕易看見的相似處,一次又一次的打開在整合,新的選擇,就會呈現出來。這之中,必須沒有任何的歧視或偏見,而是一視同仁的對待,否則很容易就回到原來的傾向和偏好,也就無法創造新的可能。
把這樣理性的思維模式,稍微轉換運用到待人處事,我們就能擁有所謂的同理心,同理心不只是同情或是理解一個人或一件事,同理心是打開自己,並且試著異中求同,讓不同立場的兩方,能夠看見彼此的相似處,並發現彼此其實有更多的可能和選擇在。
越是衝突對立的狀況,越是需要同理心,同理心之所以不能夠存在,不是因為對方真的和自己不同,而是自己的偏見和預設立場太大,才把想像和創造的可能關閉了。有人常覺得同理心是要自己做出讓步或折衷,這是以彼此是不同為前提去立場去思考所造成的,如果轉個念去想,相信彼此本來就是相通的,同理心只是用來找出以前沒發現的共通處,一切不是更容易水到渠成,從蔣顯斌的人生經驗中就可以看到,同理心一點都不吃虧,反而可以創造出雙贏的局面。
台灣現在的社會,格外需要同理心嗎,我們需要跳脫媒體和政治的操作,從藍綠之間,找出更多的可能性在,或是就學蔣顯斌,在藍綠之間,創造出一個新的選項如何?不知道他這個"人體膠水"能不能把台灣人都結合起來呢,如果可以,那一定是他做過最棒的整合工作了!!
(p.s 會不會紀錄片就是他用來連結人心的膠水呢?我想一定是....)
--
當人們說有那些紀錄片讓他印象深刻時,蔣顯斌回答這幾年,包含企業人格診斷書、安隆風暴、滅頂家園跟鼎鼎有名的不願面對的真相,都對他影響很大,我看過其中的兩部片,真的非常值得一看,也是我常在提的東西。推薦大家可以去找來看,企業人格診斷書還有滅頂家園的兩部片目前都是由蠻野心足協會所販售網址為:http://zh.wildatheart.org.tw/
另外看完之後,下列是一些我看過或翻閱過的書,都跟這幾部紀錄片的主題有相關,提供出來跟大家分享,讓大家可以針對自己喜歡的主題做更深入的了解。
跟綠色企業相關的:
商業生態學
綠色資本家
跟企業與政府掛勾對環境及社會造成損害的:
經濟殺手的告白
新帝國遊戲——經濟殺手的祕密世界
思考如何改善現有問題的:
終結貧窮:如何在我們有生之年做到?
你正在改變世界
思考經濟體制問題的:
企業理想國
超極資本主義
如果有看到其它的好書,請推薦給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