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好友每次都跟我說賺錢就是為了用來花的,不然工作那麼辛苦是為了什麼。我還記得她剛畢業時在製作公司工作每天平均工作 時數超過15小時,一個月才25,000元,也就是說她的時薪若以我剛才的算法依實際情況去做調整,她真正"賺到"的約為50元。(25,000-4,000(伙食)-1,000(通訊)-1,500(交通)÷25(日)÷15(小時)=49.3)
但是她每個月用信用卡所刷的開銷卻超過她的實際收入,且工作了四年後,幾乎沒有任何存款,唯一增加的就是一屋子的衣服和收藏品(她喜歡買裝飾品)以及滿臉因為睡眠不足而長的痘痘和黑眼圈,而我還認識另外一個朋友她月薪約五萬,但是工作8年後,留下的卻是超過百萬的債務(她並沒有買房子或車子也不用負擔家計),還有一位學長他工作第一年就刷卡買車買衣服,負債超過一百萬。
我心裡常在想,如果他們在工作上所學習的東西有限,而薪水成長幅度也不高,若以現狀繼續維持下去,他們的債務只會越來越多,而生活品質也只會每下愈況,但是他們卻異口同聲的覺得自己花錢是為了買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真的讓我感到納悶不已。
以我現在的生活來說吧,我每天在家吃飯,一個月約8000元(貼補我媽伙食水電費5,000、 治裝費500、娛樂費1,000、手機費300,交通費500、雜支1000)已經可以滿足我全部的開銷。在這樣的預算下,我的生活品質和消費水準,真的會讓我過得比那些朋友差很多嗎?
因為不用上班,我可以在平日的午後悠閒的去逛美術館博物館(門票50元左右)或是去聽各種講座;也可以在淡水河畔漫步,悠閒的享用一頓美味的下午茶(通常平日店家都會給遇相當優惠的折扣);除此我每個月都會去圖書館至少借5~10本喜歡的書來閱讀,還因為每天都睡眠充足,又不用風吹日曬雨淋,所以也不用買甚麼保養品,整體來看這樣的生活似乎還蠻愜意的,生活品質看來也不差。但我知道大家心裡還是會想那麼要如何滿足物質的欲望呢?以及就算需求再怎麼少,不工作還是連8000元都賺不到啊!-而且要養家活口的人怎麼辦?
首先我想釐清需求的問題,我們常常把需求和慾望混為一談,吃東西以維持生命是需求,吃好吃的東西滿足口腹之慾是欲望。慾望並不是一項罪惡,誰不想吃好吃的東西,或是有著舒適的生活呢?我可不想昧著良心說,我是沒有慾望的人,我也不敢奢求大家都像修行人一樣清心寡慾,我只要求大家理性的分析,哪些慾望是對自己有利的,而不要被行銷廣告人洗腦,而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和慾望作為自己的需求和慾望。
我想我是一個相當"自私"且"現實"的人,每當我下一個決定時,我都會想這個決定對我到底是不是"有利可圖",就像我一開始舉的例子,每當我要每一件東西時,例如一雙價值2000元的niki球鞋時,我就會想這個本錢不到300元的東西,值得我花費30個鐘頭去買它嗎?如果我買了它,它能夠帶給我30個鐘頭以上的滿足感或是讓我多賺2000元嗎?如果不行,我就會再重新評估。
又比如說當我想要常常能夠吃到高級料理時,我就會想為了讓嘴巴這個器官感覺滿足一個小時,值得讓我睡眠不足一早爬起來擠進擁擠的捷運然後辛苦工作一整天,只為了讓這個器官一時趕到快活嗎?還是有其他辦法能夠取代呢?
通常我總是能夠想到一些替代的辦法,比如說以上面的例子,就有三個解決之道:
- 可以去圖書館借食譜來研究,自己買食材煮,如此我可以增加自己的才能,又能吃到好吃的料理,一舉兩得。
- .分析自己想吃高級料理的動機為何,是因為喜歡餐廳的裝潢和氣氛還是真的覺得好吃,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呢?如果去飯店吃一頓普通的餐要價700元,而我去找一家很高級的冰淇淋店吃最頂級的冰淇淋只要300元,那麼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 盡量去幫別人的忙,這樣或許對方會請你吃飯作為酬謝。這聽起來頗詭異,而且好像助人的出發點不單純,但實際上來說,你總是讓人家欠你人情也不好,而朋友間拿錢又傷感情,所以我每次幫朋友忙時,時常都是以食物代替工資(自己煮或外面吃都好),因此還頗常吃大餐>
圖書館的書是免費的,各地鄉公所也有網路電腦資源可使用,除非是在山上的部落子弟,否則都會區根本不可能有想念書沒得念的情況。我跟我妹妹從國中開始,想買甚麼用甚麼都自己賺,家裡也沒拿錢給我們補習,但光是利用圖書館,幾乎就已經能滿足我大半的求知需求,只擔心沒時間念,更別提如果在台北,有一大堆免費的研習課程可以上,還招不到人。
所以當我看很多人,家中已經有一大堆用不到的東西,卻還是抱怨和哭窮時,我只覺得這都是受社會文化和價值觀影響太大的原因。想想歐洲地區,如此多百年以上的建築,並沒有因為時間而讓他們失去價值,反倒越顯珍貴,而故宮的青瓷器皿是上千年的文物,也沒有因為時間而讓它喪失作用。
但為何現代的建築,卻隨著時間而變得"必須"被淘汰,三十年的房子就被稱為老舊,這在古代不是笑話嗎?而且在過去一件器皿或是服飾可以代代相傳,成為有紀念性的東西,但是現在的生活,卻是不斷的製造垃圾,衣服兩三年就丟,碗盤家電家具換了再換,是因為現代人生產的東西品質真的如此差,還是說每半年整個社會的眼光和美感就會大躍進,而看不上半年前所設計的東西。
這一切都是騙局和謊言,真相是大部份的人都是盲目的消費,讓現代生活中的每個人由內到外都變得極為貧窮。如果一個建築師和產品設計師乃至於服裝設計師,都認為自己的東西是兩三年後,就會被替換掉和淘汰掉,他們會用心的去設計,考量它的延續性和耐用度乃至於時代感嗎?或是一個消費者胡亂的因為各式各樣的理由買東西,把購買產品變成人生中最重要的目的,那麼他的生命中要何時才會真正的感受到滿足和富裕。
永遠不會足夠,不論你是月薪三萬、三十萬、三百萬、或是三千萬,人們總是無法買到自己心中最想買的那樣東西,而生命也不在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了"想像中"那件買不到的東西而活。
-->富足人生(下)找到你的富足人生